2022-8-22
十大典型違章行為
1、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
違章行為: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錯誤佩戴安全帶。
重要提醒:高處墜落為第一大殺手!高處作業指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請正確系好安全帶,切莫心存僥幸。
2、吊裝作業過程中不安全站位
違章行為:吊裝作業時站在吊物下方;或靠近起吊設備3米范圍內及其運動趨勢方向,或將身體任何部位探入其中。處于機械設備運轉區域。裝卸車及抬運作業人員時站在工作區域,或視野盲區。
重要提醒:不安全站位涉及違章范圍較廣,很多員工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違章,因此需要加強教育培訓,強調不安全站位的危險性,劃定作業區域。
3、未斷電、未掛牌隨意進入機械工作區域
違章行為:未關電、未按急停、未掛牌隨意進入機械運轉區域;當你回頭想出來,門都沒有,這等于自殺??赡芤鸬慕g、輾、碰、割戳、切等事故傷害。
重要提醒:機械傷害無處不在,小則造成人身傷害,大則造成傷亡,發生頻率高,是最容易的發生的違章事故。要加強安全教育,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4、進入有限空間不進行有毒氣體檢測/盲目施救
違章行為:進入有限空間不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不佩戴防護用品,發生事故盲目施救。
重要提醒:有限空間事故頻發,盲目事故造成事故擴大。
1.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2.必須做到“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
3.必須配備個人防中毒窒息等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防護監護措施作業。
4.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
5.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
5、作業現場不戴安全帽
違章行為:天熱不戴安全帽;戴安全帽不系帽帶;僥幸心里把安全帽脫下;打擊傷害無處不在,不要心存僥幸,有可能你沒戴安全帽的那一瞬間,事故就發生了!
重要提醒:只要在作業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
6、違章動火
違章行為:未審批,未進行危險性分析,在存在可燃物的區域進行違章動火。
重要提醒:先辨識,再審批,最后進行動火。
7、違章進行電氣作業
違章行為:無電工作業證盲目進行電氣作業;藝高人膽大違章進行帶電作業,帶電檢維修;毫無安全意識觸碰帶電設備,違章進入高壓電區域。在帶電作業過程中設備突然停電時,有的工人便認為此時的設備已經無電,因而放棄防止觸電的保護措施。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如果突然恢復送電,或者設備因短路而部分停電,與設備接觸就會發生觸電事故。
8、無證/野蠻/違章駕駛叉車
違章行為:無證駕駛叉車;野蠻駕駛叉車;違章駕駛叉車;車速過快;堆物太高;開叉車不系安全帶;超重;視野盲區致死!
9、危險作業不掛牌警示
違章行為:進行危險作業時不掛牌警示,導致設備運行。
重要提醒:掛牌可以保命。
10、違章操作壓力容器
違章行為:野蠻搬運/裝卸/使用氣瓶,違章操作壓力容器。
重要提醒: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
一、“四不傷害”原則
“四不傷害”原則是指:“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他人、我不被他人傷害、我保護他人不受傷害”原則。
二、 安全生產“四不傷害”的內容及保證措施
1、我不傷害自己
我不傷害自己,就是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能由于自己的疏忽、失誤而使自己受到傷害。它取決于自己的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對工作任務的熟悉程度、崗位技能、工作態度、工作方法、精神狀態、作業行為等多方面因素。
要想做到我不傷害自己,應做到以下方面:
①我是否了解這項工作任務,責任是什么?我具備完成這項工作的技能嗎;
②這項工作有什么不安全因素,有可能出現什么差錯,出現故障我該怎么辦。
應該如何防止失誤:①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
②弄懂工作程序,嚴格按程序辦事;
③出現問題時停下來思考,必要時請求幫助;
④遵章守規,謹慎小心工作,切忌貪圖省事,干起活來毛、草、快。
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有效措施。身體、精神保持良好狀態,不作與工作無關的事;勞動著裝齊全,勞動防護用品符合崗位要求;注意現場的安全標志;不違章作業,拒絕違章指揮; 對作業現場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充分辨識。
2、我不傷害他人
我不傷害他人,就是我的行為或行為后果不能給他人造成傷害。在多人同時作業時,由于自己不遵守操作規程、對作業現場周圍觀察不夠以及自己操作失誤等原因,自己的行為可能對現場周圍的人員造成傷害。
要想做到我不傷害他人,我應做到以下方面:①自己遵章守規,正確操作,是我不傷害他人的基礎保證;
②多人作業時要相互配合,要顧及他人的安全;
③工作后不要留下隱患;檢修完機器時,未將拆除或移開的蓋板、防護罩等設施恢復正常,就可能使他人受到傷害;
④高處作業時,工具或材料等物品放置不穩妥,一旦墜落就可能砸傷到他人;動火作業完畢后現場未清理,殘留火種可能引發火情;
⑤機械設備運行過程中,操作人員未經允許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如果其他人誤觸開關,就可能造成傷害等;
⑥拆裝電氣設備時,如果線路接頭沒有按規定包扎好,他人就有可能觸電;
⑦起重作業要遵守“十不吊”,電氣焊作業要遵守“十不焊”,電工作業要遵守電氣安全規程等。特別提示:每個人在工作后作業現場周圍仔細觀察,做到工完場清,不給也人留下隱患。
3、我不被他人傷害
我不被他人傷害,即每個人都要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工作中要避免他人的錯誤操作或其他隱患對自己造成傷害。
①拒絕違章指揮,提高防范意識,保護自己。
②對作業場地周圍不安全因素要加強警覺,一旦發現險情要及時制止和糾正他人的不安全行為并及時消除險情。
③要避免由于其他人員工作失誤、設備狀態不良或管理缺陷遺留的隱患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如發生危險性較大的中毒事故等,沒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進入危險場所,以免盲目施救,自己被傷害。
④交叉作業時,要預見別人對自己可能造成的傷害,并做好防范措施。檢修電氣設備時必須進行驗電,要防范別人誤送電等。
⑤設備缺乏安全保護設備或設施時,例如旋轉的零部件沒有防護罩,員工應及時向上級主管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⑥在危險性大的崗位(例如高空作業、交叉作業等),必須設有專人監護。特別提示:一旦發現“三違”現象,必須敢于抵制,及時果斷處理險情并報告上級。如果想著“事不關己”,不及時制止,上于發生重特大事故,自己就有可能被傷害。
4、我保護他人不受傷害
任何組織中的每個成員都是團隊中的一分子,要擔負起關心愛護他人的責任和義務,不僅自己要注意安全,還要保護團隊的其他人員不受傷害,這是每個成員對集體中其他成員的承諾。
我要保護他人不受傷害: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發現任何事故隱患都要主動告知或提示給他人。提示他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提出安全建議,互相交流,向他人傳遞有用的信息。視安全為集體榮譽,為團隊貢獻安全知識,與其他人分享經驗。關注他人身體、精神狀態等異常變化。一旦發生事故,在保護自己的同時,要主動幫助身邊的人擺脫困境。特別提示:也許你的一個提示就能挽救一個生命。能及時糾正你違章作業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5、“四不傷害”的5項保證措施
(1)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班組嚴格地、有計劃地進行安全生產。
(2)人人都要牢固地樹立起“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思想意識。
(3)每一位員工要自覺地學習生產操作技能和業務知識。只有自己掌握了高超的生產技能,才能熟練地、嚴格地按照安全生產技術規程進行操作。
(4)每一位員工在施工現場工作中都要注意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安全生產首先就是要求“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每個員工在生產作業現場應在作業前主動自問互問。
(5)實施“自保、互保、聯?!必熑沃?,現場生產過程中員工互相關愛,互相監督,充分發揮團隊精神。
三、“四不傷害”的延展
對于立體交叉作業,涉及的人員較多、單位較多、工種較多、危險作業較多,各施工單位之間的“四不傷害”由個體行為擴展到組織行為尤其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杜絕事故,保證現場所有作業人員的健康安全,必須做到各個作業單位之間的“四不傷害”:每個作業單位自己人員要保證安全;每個作業單位要保證不傷害其他施工作業單位的人員;每個作業單位人員不被其他作業單位傷害;
每個作業單位都有責任保護其他作業前段時間人員不受到傷害。
為了有效落實“四不傷害”原則,強化安全管理,有效避免人身傷害,各前段時間應做到:簽訂安全協議,進行安全交底,把各自的危險危害因素進行充分辨識并作為安全交底的一項重要內容,各自落實安全措施和安全責任。①危險危害因素辨識;②簽訂安全協議;③ 進行安全交底(告知);④交納風險抵押金;⑤現場施工經常進行溝通、協調;⑥現場施工進行統一指揮。
四、“四不傷害”應從我做起
規范崗位作業行為應從我做起。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直至“我會安全”,這個過程需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廣泛學習安全知識,熟練掌握安全技能,把正確的安全操作行為變成一種安全行為習慣,才真正形成了一種安全文化,才能做到“四不傷害”。
“三違”
“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規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的簡稱。
違章指揮:主要是指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管理人員違反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條例、規程、制度和有關規定指揮生產的行為。違章指揮具體包括:生產經營管理人員不遵守安全生產規程、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或擅自變更安全工藝和操作程序,指揮者使用未經安全培訓的勞動者或無專門資質認證的人員;生產經營管理人員指揮工人在安全防護設施或設備有缺陷、隱患未解決的條件下冒險作業;生產經營管理人員發現違章不制止等。
違章作業:主要是指工人違反勞動生產崗位的安全規章和制度(如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工作交接制度等)的作業行為。違章作業具體包括:不正確使用個人勞動保護用品、不遵守工作場所的安全操作規程和不執行安全生產指令。
違反勞動紀律:主要是指工人違反生產經營單位的勞動紀律的行為。違反勞動紀律具體包括:不履行勞動合同及違約承擔的責任,不遵守考勤與休假紀律、生產與工作紀律、獎懲制度及其他紀律等。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交通運輸部  |  商務部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生態環境部  |  海關總署  |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  中國船級社  |  中國船舶新聞網  |  中國船東協會  |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  |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